Liu Wenhui

Name in Chinese
劉文輝
Name in Wade-Giles
Liu Wen-hui
Related People

Biography in English

Liu Wen-hui (1895-)

Biography in Chinese

刘文岛

字:尘苏

刘文岛(1893.4.3—1967.6.11),在国民政府中历任驻德奥公使(1931—1933),驻意大利公使、大使(1933—1937,1934年升格为大使)。

刘文岛湖北广济人,其家庭及早年情况不详,十岁时曾投奔军队,因年龄太小身体矮小被拒,但他坚持从事军事生涯,三年后,借用朋友的文凭投考湖北初级军校,他通过了入学考试但暴露了自己的真名实姓,于是被带到该校校长面前,许其用本名入校。刘以在校成绩优秀转入湖北第三初级军校,1909年入保定军官学校学生班,次年转入一期陆军科。

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后,军校停办,刘文岛南下去上海,在陈其美手下任连长。民国成立后,1912年7月回军校。不少曾参加革命的学生,对主持该校的北洋旧军人表示不满,选出代表向校方提出改革校政的要求。刘文岛是代表小组的头目,陆军科代表是唐生智,炮兵科代表是陈铭枢。12月,蒋方震继任校长,但陆军总长段祺瑞支持北洋旧军人,其中很多人是他的被保护人,段对蒋方震申请拨给学校经费置之不理。1913年6月,蒋企图自杀。刘不顾同学要他忍耐三个月直到毕业的劝告,与蒋一起离开学校。同学们凑集款项资助刘去日本留学,他抵日后在东京帝国大学学法律,又去早稻田大学学政治。他认为国人对政党组织缺少了解,于是就写了一篇专文《政党政治论》。1916年秋毕业后回国,把这篇文章送给梁启超,深得梁的赏识,1918年12月,梁与蒋方震去欧洲时,把刘文岛也带上了,刘到欧洲后不久进了巴黎大学。

1920年月,刘文岛与他的妻子翻译法国社会圭义者让•儒尔的《新军论》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以后又在蒋方震主编的《改造》杂志上发表《国防与国际和平》、《中国军备和世界和平》两篇文章。1922年夏刘一度回国筹集求学费用,事后回到法国,1925年,和他的妻子一同获得博士学位。

1925年夏刘文岛回国,任武昌中华大学教授。不久,他在保定军校的同学陈铭枢请他去广州见蒋介石,蒋、陈介绍他加入了国民党。他提出,去湖南现在军中服务的旧时同学中开展工作。是年冬他去到长眇,应湖南督军赵恒惕之请,在湘军军官中作了讲演。他发挥了《新军论》中的观点,认为军队要争取胜利必须依靠某种基本原则,而中国的军队就必须依靠孙逸仙的三民主义。这次讲演获得好评,后来唐生智把它发表了。

唐生智取代赵恒惕并支持国民革命后,刘文岛任唐生智新建的第八军党代表。1926年7月北伐开始,刘文岛任蒋介石前方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秋天,武 汉三镇攻克后,刘就任汉口市长,市党部执行委员,湖北省政府官员。1927年3月,宁汉分裂,刘文岛免职,5月,他在南京和陈铭枢共同担任蒋介石军队的政治部副主任,因吴稚晖未就主任职,刘文岛不久任代主任。1927年8月,蒋介石辞职,刘亦辞职,但仍充任蒋介石的政治上的代言人。

1928年冬,刘文岛支持唐生智东山再起。唐控制了华北的湘军,把白崇禧赶走,刘文岛再次任汉口市长,当时汉口已成为特别市。1931年他兼任湖北省民政厅长。

1931年9月16日,刘文岛被任命为驻德奥公使,九一八事件发生后,他的外交使命就更重要了。1932年他代表中国出席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1933年9月13日调任驻意大利公使,一年后,南京罗马双方同意将使节升格为大使,1934年10月17日,刘文岛为第一任中国驻意大使。他的主要便命是取得意大利的援助,他在这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意大利派出财政、海、空军顾问到中国,为中国的第一座飞机工厂的建设和运行提供装备,并为中国在意大利学习军事的学生提供训练和住宿条件。

1935年刘文岛缺席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他担任此职直到1950年。1935年,中意关系开始逆转,因为中国在是年10月的国联会议上与大多数与会国一起投票多次谴责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赞成对意大利进行制裁。1937年11月,意大利与德国、日本签订反共协定,给予满洲国以正式的外交承认,刘文岛过去曾坚持继续与德、意保持外交关系,此时遂辞职回国。

1938年国民政府迁到战时首都重庆,刘文岛卜居奠庆,在最高国防委员会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任职。1941年他出版了《行业组合论》,1943年出版了《行业组合与近代思潮》。1944年出版了《意大利史地》。

1945年5月,太平洋战争将行结束,刘文岛任中华大学代理校长,筹划将学校自中国西部迁回武昌。战争结束后,任华中地区慰问团专员,访问了江 西、湖南、湖北。1947年主持闽台委员会调査台湾省长陈仪及其下属在台湾的暴行,1948年国民代表大会开幕后,刘被选入立法院。

1950年后,刘文岛在台湾退休,同时也为报刊写文章,1954年去美国作短暂逗留回台湾后写了两本书:《中意关系的回忆》、《人生哲学》。1967年6月11日死在台北,年七十四岁。

All rights reserved@ENP-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