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g K'eng (1885-23 March 1922)
邓铿
字:仲元
邓铿(1885—1922.3.23)广东革命党首领,他在组织和训练广东军队方面起了关键作用。他于1922年被刺,由此,孙逸仙和陈炯明为争夺广东开始了公开的斗争。
邓铿兄弟六人,他居第二,出生在广东梅县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邓立庄(译音)在淡水继承家业,邓就在那里度过童年并上了学。他受到师友的影响,热情支持反满革命活动,1905年二十一岁时,进了广州一所军官学校讲评学堂,1906年毕业后,留校任助理教官,1908年担任清政府用以改革军队的黄埔初级军校校长,他利用职务之便,在学生中宣传革命思想,其中有如张发至、薛岳、邓演达、叶挺等人,后来都成了着名的军事首领。
1910年,他直接参加了革命党同盟会在广东的秘密活动,这一年初,他秘密到香港帮助赵声准备在广州举行的新军起义,起义未获成功。他还参加了1911年4月27日著名的黄花岗起义,事后他和一些同志逃往香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胡汉民等人在香港计划四路向广州进攻,与此相应,邓铿和陈炯明受命在广东东江流域一带招募军队。邓去家乡淡水,陈去家乡海丰。为进攻惠州,他们把募来的队伍合成一支部队,陈任该军司令,邓任参谋民。邓又改编了在惠州投降的清军四个营为一个团,自任团长。陈邓率领这支部队进入广州,当时广州革命党人已宣布广东脱离清廷而独立,并选出胡汉民为都督。
1911年12月,陈炯明任广东省代都督,邓任省公署军事部长,改组革命军扩充为两个师。1913年他还一度出任琼崖镇守使兼善后督办。1913年夏反袁二次革命爆发时,广东革命军被袁世凯的部将龙济光击败,邓和遭到失败的国民党其他追随者逃往香港,不久他去日本。此后两年中,邓积极支持孙逸仙推翻袁世凯。1914年,邓秘密回广东,和朱执信及孙逸仙的其他助手合作,谋求以武力抵禅龙济光,但未获成功。他还和朱执信、许崇智及其他人同去马来亚在华侨中寻求对国民党和反袁活动的支持。
1916年,邓又回广东,以石龙为基地,向龙济光发起几次武装袭击,又被打败,遂避居香港,后去日本,一度学习军事和政治。1917年,邓因父奈去世又回广东。当时孙逸仙取得桂军陆荣廷等人的支持,成立了以他自己为首的军政府,举行护祛运动,反对北洋军阀及其在南方的势力。但是由于广东及广州军政府操在桂系手中,孙逸仙想组成一支归他自己掌握的独立的武力。1917年冬,省长朱庆澜把二十个营的兵力交给孙逸仙支配,这些部队勿匆组织起来交由陈炯明指挥,组成“援闽粤军”,陈任司令,邓任参谋长。1918年春,该部调往粤东准备开进邻省福建,8月,在厦门西面的漳州设立司令部。
此后两年,邓铿在漳州集中精力训练粤军使之成为富有战斗力的部队。他从中选出最热心革命最有献身情神的青年建立一个独立小队。经过邓本人监督下的严格训练后,这个小队扩大为独立连,独立营。在此期间,邓多次去上海,向孙逸仙报告和请示工作。1920年夏,孙认定粵军驱逐桂军夺回广东的时机已到,虽然陈炯明不愿离开漳州,邓和许崇智说服他遵照孙逸仙的愿望行事。8月,粤军三路向广东进军,陈率中路,许率右路,邓率左路,纪律松弛而又道德败坏的桂军不久被打败,10月,邓的楕锐的独立营率先攻入广州。
1920年11月,孙逸仙回广州重新成立军政府,陈炯明成为广东省长,保留粤军总司令职务,邓铿作为陈的参谋长,将粤军一部分部队改编为第一师,自任师长,师内军官有李济深、陈济棠、陈铭枢、蔡廷锴以及他从前的学生张发奎、薛岳、邓演达等人。1921年夏秋之际,粵军北伐征讨粤西和广西的陆荣廷部队时,第一师起了重要作用。是役,邓留守广州保障部队后方,成功地击退了来自粤北的陆荣廷同盟者沈鸿英部队的进攻。
广州政府打了胜仗的部队攻占广西全省后,孙逸仙和陈炯明因孙决定继续北伐进军湖南、江西而意见不一致。结果,实行妥协,决定孙逸仙亲自率领在广西的军队北伐,陈则回广州负责筹措北伐所需经费和保障供应物资。但是陈炯明一回广州,就越来越表现出不愿合作,并且秘密活动阻难孙的北伐。
邓铿因与陈炯明长期共事而又十分忠于孙逸仙,孙遂派邓为首席联络官,左北部前方和广州后方之间进行联系并负责从广州给北伐军输送军需物资。邓既要努力为孙逸仙筹运军需又要劝陈不破坏北伐,他在孙陈日益扩大的纷争中处于两难地位,邓为支持孙的北伐所作的努力,终于激怒了陈炯明等人,1921—22年冬,两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了。
1922年3月,邓铿和广州政府外交部次长伍朝枢同去香港购买北伐军所需军火,3月21日同回广州,抵达广州火车站时邓遇刺,中弹三枚,凶手在混乱中逃走。1922年3月23日邓因伤去世,年三十八岁。临终之前,据说邓曾向胡汉民叙说因支持孙逸仙最近同陈炯明发生过一次激烈的争吵,并说他对凶手是面熟的。基于这些说法,人们纷纷传说陈炯明是刺杀邓的幕后主使者。但是这些传说没有得到证实,陈炯明事后也狠狠地否认了他与邓铿之死有任何牵连。
邓铿葬在广州北郊,和1920年死去的朱执信的墓地相距不远,朱在生前曾是邓最亲密和最尊敬的同事之一。1922年陈炯明失败后,广州政府在观音山设立了一所图书馆纪念邓铿。